關注微信公眾號
|
污水廠迎檢思維 - 環保檢查內容環保檢查,瑟瑟發抖?別擔心,別害怕,我們都是好人,只要做好該做的,了解好檢查思路,不違規不犯法,那所有問題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今天咱們就根據依據各項規范要求深入探討一下環保檢查那些事,內容包含排放檢查,設施運行檢查,污泥專項檢查,監測相關檢查,排污許可證合規性檢查,環境應急管理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檢查,危險化學品管理檢查,綜合效益評估,準備好瓜子,上車吧。 水污染物排放檢查 水質達標情況:檢查水質是否達標(基本內容)。 控制項目:核查地方環保部門要求的增加項目(如苯并 (a) 芘、三氯乙烯等),比對是否符合 GB18918 - 2002 限值。 特殊情況處理:監測進水 COD、BOD 濃度,當進水 COD>350mg/L 或 BOD>160mg/L 時,檢查去除率(COD>60%、BOD>50%)是否達標;水溫≤12℃時,確認氨氮限值按括號內數值執行。 監測與記錄:查看末端排放口自動計量裝置、在線監測設備(pH、COD 等)安裝情況;檢查取樣頻率(每 2 小時一次,24 小時混合樣)及分析方法是否符合 GB18918 - 2002 或國家標準。 氣音檢查 噪聲控制:廠界噪聲需符合 GB12348 標準,這個不多做解釋,一般都是第三方監測單位執行檢測。 大氣污染物監測:確認監測點位置(廠界或防護帶邊緣最高點)、采樣方法及頻率(每 2 小時一次,共 4 次取最大值);分析方法需符合規定(如次氯酸鈉 - 水楊酸分光光度法測氨)。 設施運行管理檢查 制度建設:檢查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手冊及事故應急預案制定與定期修訂情況,查看運行與維護管理制度健全性。 人員管理:查看各崗位人員培訓持證上崗及定期考核情況,考核人員對工藝和設備運行維護要求及技術指標的掌握程度。 廠區管理:檢查工藝流程圖、官網現狀圖等是否齊全;工藝管線、閘閥及設備著色標識情況;設備轉動部位防護罩及急停開關完好情況。 儀表與能耗:查看進、出水口流量計和化學需氧量等在線監測儀表安裝情況;檢查能源和材料消耗計量及成本核算準確性。 污水處理各環節檢查:涵蓋格柵、進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反應池、二沉池、回流污泥泵房與剩余污泥泵房、供氣系統、化學除磷、消毒等環節,檢查各環節運行操作、設備維護、異常情況處理等是否符合要求。 深度處理檢查:針對傳統工藝和膜處理工藝,檢查混合反應池、濾池、清水池等相關設備運行參數控制、維護保養等是否達標。 污泥處理與處置檢查:對穩定均質池與濃縮池、污泥厭氧消化、沼氣脫硫、沼氣柜、沼氣發電機及鍋爐、污泥濃縮脫水、污泥料倉、污泥干化和焚燒、污泥堆肥等環節,檢查液位控制、設備運行、含固率監測、排泥周期、安全措施等方面。 臭氣處理檢查:檢查收集與輸送環節的集氣罩、管道密閉性、冷凝水排放及巡檢情況;查看除臭工藝運行參數控制、化學藥品管理及設備維護情況。 化驗監測檢查:檢查取樣點設置、化驗項目及檢測周期執行情況;查看化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原始記錄、儀器設備管理及危險化學品管理情況。 電氣及自動控制檢查:查看電氣變配電裝置運行、設備巡視檢查、倒閘操作及防腐處理情況;檢查自動控制自控系統權限設置、儀表維護校驗、數據備份及軟件管理情況。 生產運行記錄及報表檢查:檢查生產運行記錄、計劃統計報表、維護維修記錄、交接班記錄的完整性、準確性、歸檔及編制上報情況。 污泥專項檢查 污泥基本控制指標:檢測污泥 pH 值 5 - 10、含水率<80%、糞大腸菌群菌值(>0.01,新建改建擴建廠,發酵法)、細菌總數(<10⁸ MPN/kg 干污泥,新建改建擴建廠,平板計數法)是否達標。 取樣與監測合規性:檢查取樣方法(多點取樣混合,樣品質量≥1 kg)及位置代表性;核查監測方法、實驗室資質、儀器校準記錄及檢測人員操作規范性。 其他管理要求:查看污泥轉移聯單,確認接收單位資質及處置方式合法性;核查進水水質監測記錄,檢查重金屬及有毒物質指標。 重點核查項:重點檢查 pH、含水率達標情況;新建廠糞大腸菌群、細菌總數限值達標情況;電鍍、化工等工業廢水接入處理廠的重金屬指標;確保檢測記錄保存至少 3 年。 特別情況:要求企業提供污泥處理全流程示意圖,標注關鍵控制點;確認是否制定污泥泄漏、異味擴散等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措施。 監測相關檢查 監測活動合規性:檢查是否開展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自我監測或委托監測情況;核查監測方法、頻次、點位設置是否符合國家或地方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監測設備校準及數據準確性保障措施。 數據管理與報送:檢查監測數據真實性、完整性,數據記錄存儲規范性;查看數據報送時限及用于管理依據情況。 監測能力與人員資質:若自行監測,檢查監測機構設備、場地和技術能力;委托監測時,核查受托機構資質;檢查監測人員專業培訓及崗位考核情況。 設施與標志管理:檢查監測設施(如在線監測設備、采樣點)完好情況及環境監測標志設置情況。 其他要求:檢查監測經費保障及收費標準合規性;查看環境監測信息公開情況;若為省級以上重點污染源,核查是否納入環境監測網;檢查委托監測機構接受環保部門監督檢查情況;涉及保密數據,確認管理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排污許可證合規性檢查 許可證有效性:檢查排污許可證有效期( 5 年)、正本與副本信息一致性,查看變更、延續或重新申請手續完整性。 許可事項符合性:核查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總量是否符合許可證規定,是否存在超范圍排放或擅自增加排放口行為;檢查特殊時段(如重污染天氣)排放要求落實情況。 污染物排放管理:通過自動監測或現場采樣,檢查污染物排放濃度達標情況及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是否超核定指標;查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及污染防治技術合規性。 自行監測與記錄:檢查自行監測方案點位、指標、頻次及方法合規性;查看原始監測記錄完整性及保存期限(不少于 5 年),自動監測設備聯網及數據傳輸處理情況。 環境管理臺賬:檢查臺賬記錄生產設施、污染防治設施運行及污染物排放數據完整性;查看異常情況記錄及處理措施。 執行報告與信息公開:檢查執行報告提交及時性及內容完整性;查看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公開污染物排放信息情況。 其他合規性要求:檢查排污登記單位登記及信息更新情況;查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及應急設施配備情況;檢查對公眾舉報問題處理反饋情況。 環境應急管理檢查 風險控制措施:檢查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及防控措施制定情況;查看防止泄漏物質擴散設施運行及維護記錄;檢查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執行及隱患檔案建立情況。 應急準備工作:檢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情況;查看應急演練(至少每年一次)、培訓記錄;檢查應急裝備和物資儲備及定期檢查更新情況;確認應急監測能力及方案制定情況。 應急響應與處置:檢查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及時性及現場處置措施;查看跨區域協作情況。 事后恢復與信息公開:檢查事后評估及環境恢復方案制定情況;查看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應急預案等信息公開情況。 合規性檢查:檢查環境應急值守制度及與當地政府應急聯動機制建立情況;查看因違規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罰整改情況。 安全生產管理檢查 責任制度建立:檢查是否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崗位責任人員、范圍及考核標準。主要負責人是否履行法定職責(如組織制定應急預案、保證安全投入等)。 機構與人員建立:是否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超 100 人需設機構或專職人員)。 安全管理人員是否具備相應能力,是否經考核合格(危險物品相關崗位需考核)。是否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管理工作(鼓勵非強制)。 教育培訓:從業人員是否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如電工、叉車司機)。是否對被派遣勞動者、實習生進行統一培訓,勞務派遣單位是否履行培訓義務。 安全設施與設備:新建 / 改建 / 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是否與主體工程 “三同時”(同時設計、施工、投入使用)。是否在危險場所(如沉淀池、配電室)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設備(如報警裝置、防護設施)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是否定期維護、檢測并記錄。危險物品(如絮凝劑、消毒劑)的容器、運輸工具是否經專業檢測合格,是否有安全使用證。 危險作業管理: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吊裝作業等是否安排專人現場管理,落實安全措施。是否制定危險作業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 應急預案:是否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與地方政府預案銜接。是否定期組織應急演練,配備必要應急器材并保持完好。 事故報告與處理:發生事故后是否立即報告,是否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是否及時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 防護用品:是否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滑鞋)。是否監督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防護用品。 職業危害:是否告知從業人員作業場所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應急措施。是否關注員工身體、心理狀況,防范行為異常引發事故。 承包租賃:是否將項目發包給具備資質的單位,是否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是否對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定期檢查。 多單位作業:與其他單位在同一區域作業時,是否簽訂安全協議并指定專職人員協調。 合規檢查:是否執行安全生產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是否使用淘汰工藝設備。是否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專款專用。 事故隱患整改:是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如實記錄并向員工通報。重大隱患是否及時報告監管部門并整改。 危險化學品管理檢查 儲存信息管理系統:檢查危險化學品儲存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情況,核實數據實時記錄、異地備份及接入監管部門接口情況。 制度與備案:查閱危險化學品儲存管理制度,檢查劇毒化學品、監控化學品、易制毒 / 易制爆化學品備案情況,查看劇毒化學品及重大危險源存放與保管制度執行情況。 儲存方式:檢查危險化學品儲存方式(隔離、隔開或分離)是否符合《危險化學品儲存配存表》及 MSDS 要求,關注禁忌物品存放情況。 安全設施與距離:檢查倉庫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防爆設施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查看儲存易燃氣體、劇毒化學品倉庫的外部安全防護距離;檢查消防器材、通風系統、泄漏報警裝置等安全設施及安全標志設置情況。 堆碼規范:檢查堆垛整齊牢固、間距(主通道≥2m,墻距≥0.5m 等)、墊高(除特定包裝外≥10cm)及高度(無托盤時≤3m)是否符合要求。 出入庫管理:檢查入庫前核對及包裝檢查情況,出庫時提貨車輛及人員資質核對情況,查看出入庫記錄完整性及保存期限(≥1 年)。 裝卸搬運:檢查防爆叉車使用及氣體鋼瓶裝卸是否符合 GB/T 34525要求。 在庫檢查:檢查定期盤點、溫濕度監測記錄及堆碼包裝檢查整改情況。 個體防護:檢查防護裝備(如防毒面具、防化服)配備及從業人員穿戴情況,查看防護知識培訓考核情況。 庫區安全:檢查庫區內禁煙禁火標志設置、外來人員車輛登記及防火措施,查看應急救援物資配備情況。 應急預案:檢查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情況,查看與社區及周邊單位應急聯動機制建立情況。 培訓記錄:檢查從業人員法規、安全操作、應急處置培訓考核情況,查看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 資質要求:檢查特殊崗位(如叉車司機、危險貨物運輸人員)持證上崗情況,查看作業人員對 MSDS 內容熟悉程度。 重點化學品專項檢查 劇毒化學品:檢查單獨存放、雙人雙鎖管理、臺賬追溯及出入庫雙人驗收發貨情況。 易制毒 / 易制爆化學品:檢查備案、流向記錄完整性及儲存條件防火防盜情況。 其他注意事項:檢查是否存在露天存放危險化學品情況,查看廢棄化學品處置規范性。 綜合效益評估 設施設備利用率:計算運行率(實際運行天數與評價周期日歷天數比例≥80%)、平均水力負荷率(實際日處理量與設計日處理量比值≥60%)、平均 COD 負荷率(進水 COD 濃度與設計值匹配度≥40%),核查相關記錄。 環境效益:計算水質綜合達標率(COD、BOD₅等指標達標天數加權計算)、泥質綜合達標率(泥餅含水率達標天數占比 80% 和污泥穩定化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占比 20%);計算污染物削減量與削減率綜合指數,核對進水與出水濃度差值及處理量。 能耗物耗:按設計規模分級核查單位污水耗電量(如 Qₚₚ≥40 萬 m³/d 時≤0.3kWh/m³)、單位耗氧污染物耗電量(≤0.9kWh/kg)、單位干污泥耗藥量(≤2.0kg/t),分析能耗物耗數據。 設施設備完好率:檢查全部設備完好率(≥90%)、主要工藝設備完好率(≥95%)、無備用設備完好率(≥100%);檢查構筑物(水池、反應池等)結構完整性(無滲漏、裂縫,完好日數占比≥95%)。 數據與合規性:確認設計數據以批復文件為準,運營數據經計量器具檢定;新建廠需滿足試運行及設施利用率基礎要求;查閱運行日志等文件確保數據可追溯。 綜合評價等級:根據總評分判定等級(優秀≥90、良好 80 - 90、一般 60 - 70、較差 < 60)。 檢查方式 現場踏勘:實地查看污水處理廠設施設備運行狀況、排放口規范化情況、危險化學品儲存場所等。 資料審查:查閱運行記錄、監測報告、許可證、應急預案、安全作業票等文件資料。 數據核查:核對監測數據、能耗數據、污泥處理量等數據真實性與準確性,對比不同來源數據一致性。 人員訪談:與操作人員、管理人員交流,了解操作流程、異常情況處理、培訓情況等。 實驗室比對:對部分監測項目進行實驗室比對分析,驗證監測數據可靠性。 對于環保檢查這事兒,可將迎檢工作融入到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管理中,做到常態化、規范化管理,以不變應萬變,確保在任何檢查情況下都能從容應對,并且展示污水處理廠良好的運行管理水平和合規性。 |